要說到饑餓營銷的話,大成者是蘋果,中國的小米也學得不錯,但是也有許多失敗的實例。其實饑餓營銷并不是新穎事物,例如服裝業的限量版就是饑餓營銷的一種手段,要運用好饑餓營銷,就要深刻理解饑餓營銷的本質。饑餓營銷并不是個新穎事物,限量版服裝出售、樓盤多次小批量銷售、汽車登記預售、商鋪顧托入店大量購物等,這些耳熟能詳的現象其實就是饑餓營銷,因為他們在商家控制產品供給、造成供不應求的假象、制造搶購氣氛等方面都吻合饑餓營銷的特點。因此,我們說饑餓營銷并不是新穎的營銷策略,更不是什么高深莫測的絕世秘籍。
我們先來看一下蘋果怎么做的饑餓營銷。蘋果運用的成功,使國內模擬者風起云涌,模擬失敗者不計其數,但成功者卻總是那么刺眼,并且被人們拿來證實饑餓營銷的無所不能:小米手機在不到半小時的時間內售完20萬臺的紀錄創造了奇跡,再一次印證了饑餓營銷的威力。現在連網上小商品買賣、食品店、電影票銷售等都有運用饑餓營銷的例子,更不用說房產、汽車這些原本就用此手法的商品了。一時間,饑餓營銷成了當下流行和有用的營銷手法,成為眾多企業采用的對象。
在這其中,饑餓營銷其實可以強化消費者的購買欲望:饑餓營銷通過實施欲擒故縱的策略,通過調控產品的供求,引發供不應求的假象。消費者都有一種好奇和逆反心理,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想得到,于是企業的策略對消費者的欲望進行了強化,而這種強化會加劇供不應求的搶購氣氛,使饑餓營銷呈現出更強烈的戲劇性和影響力。另一方面還會放大產品及品牌的號召力:當消費者看到周圍的人整天在排隊搶購、在談論甚至組成粉絲團與競爭對手的粉絲掐架的時候,這種宣傳的感染力是不可估量的。首先,這是消費者自覺的傳播,其次,無成本且持久進行。于是,消費者就會被周圍的人所感染,進而采取和他們一致的行動――也關注起這種商品或品牌。這種效果,正是企業夢寐以求的。
一般商品從上市到退市,基本都是價格越賣越低,而饑餓營銷通過調控市場供求關系將產品分批分期投放市場、保證市場適度的饑餓狀況,通過客戶關系維護將購買欲望持續地轉化為產品生命周期內的購買力。這樣就使企業可以保持商品價格的穩定,牢牢控制商品價格,維持商品較高的售價和利潤率。在消費者的傳統意識里,品牌的形象與它代表的商品的價格、銷量、廣告宣傳等密切相關。企業實施饑餓營銷策略,給消費者傳達的信息就是:這種商品不錯,不然不會缺貨,買這種商品可靠,價格不會跳水。于是,品牌形象就得到了有用地維護。